本所為國內公共事務管理領域中,第一個以培育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人才為目標,學術研究與教學並重、具跨科際整合特性的學術機構。在辦學上,無論課程設計、師資延攬、人才培訓及研發方向,具備幾大特色:

  1. 掌握社會脈動和公共事務發展趨勢,兼具本土關懷與國際觀。

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由地方擴及全球,已經成為無以逃避的公共事務重要課題,社會文化與經濟發展皆因此受到愈來愈大的衝擊,如何兼顧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維護的永續發展,成為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標。本所的創所宗旨與教育目標,即為迎合全球環境問題之發展趨勢及教學研究潮流,同時配合國家長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所需,以培育生態環境管理及自然資源保育人才為責任,期能落實在地關懷,更掌握全球變遷議題與永續發展趨勢。此外,更以公共利益與關懷為訴求,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提供政府或私部門有別於汲營取利觀點的可持續性計畫。

  1. 三大課程主軸為重點的課程規劃,落實跨領域多元整合的目標。

在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的廣大議題中,依據教師專業與人才需求,擇定經濟與政策分析、系統規劃與評估、及科技與綠色管理三大學習主軸,依此規劃課程結構,除傳授學生必要基本觀念,並引導具有系統性與重點特色的深度學習內容和方向,以培養具高度市場區隔的專業管理人力。

就師資陣容而言,本所專任教師在學術及相關政策領域之社會服務工作均積極參與與貢獻,向受各界肯定,而兼任師資亦延攬多位在國內環境與能源資源管理領域中深具代表性、且受各界倚重之學者,如顧洋教授、周嫦娥教授等人,於本所開設其最具專長特色的課程。此除說明本所的教學研究理念,獲得上述教授的支持與肯定外,本所課程的教學品質及培訓專業人力的能力,在本領域中亦具一定的優勢。整體的表現,不僅顯示本所的課程規劃,已充分反映本特色領域之學術與實務的潮流趨勢,而且就實際執行面觀之,本所在有限的員額與經費的情況下,努力充實師資與課程,所展現之落實課程規劃的能力與實績,亦應受肯定。

本所為全國少數能夠結合生態、環境科學與工程、經濟、能源等專業的師資,整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知識,以跨領域科際整合為教學研究目標,以培養具有宏觀視野、兼顧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全方位思維的管理人才。目前雖囿於專任師資名額受到限制,但未來仍將在此基本理念下,持續透過合聘教師與兼任教師的方式,邀集環境社會以及其他自然科學領域優秀人才加入團隊。

  1. 結合理論、方法與實務,掌握議題趨勢的務實專業訓練。

目前國內從事環境管理業務之專業人力,多由工程技術背景之人力充任,以管理取向為核心之自然資源專業人才的培育,質量均明顯落後於環境工程與技術領域甚多。國家及企業內部之環境管理領域中,兼具人文、生態與自然資源、經濟的素養、以及環境策略規劃與評估能力的人才相對稀少,嚴重影響國內相關政策的決策品質與執行成效。

本所在專業學習上,除強調自然與社會經濟理論觀念基礎的重要,並特別強調系統性方法的訓練,要求在四門基礎方法論課程中至少選修一門。此外,更針對環境保護和自然保育,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議題,提供許多專業課程,以及藉由實習操作,以及跨領域、結合理論方法和實務議題的論文訓練,以加強學生問題研析與政策實務專業能力。

此外,本所無論在教學內容與研究主題上,皆能掌握永續發展的主軸,在經濟效率、環境永續與社會公平的基本理念下,配合相關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的議題發展。各專業師資依其所長,充分掌握最新的議題趨勢,展現在研究與教學內容上。本所近年所著重的議題包括:全球變遷與全球暖化、潔淨能源與循環型社會、能源政策;企業環境管理、綠色產品設計、綠色生產、綠色消費與綠色管理;環境災害管理、風險管理;永續發展指標、永續政策;環境會計、環境與資源評價、環境成本效益評估;整合性流域規劃與管理、生態旅遊、生態系統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育、社區參與等。

畢業同學無論投身政府、企業、或非營利機構,在面對複雜生態環境與自然資源管理課題時,大多能準確而快速掌握議題,結合多領域理論觀點,運用系統化思維和方法,針對議題務實地研析與提出改善之道,貢獻所學於政策制定、計畫擬定、評估規劃、教育訓練等不同實務當中。

  1. 契合社會發展與政策人才需求,畢業生擁有生涯發展優勢。

本所教育重點目標之ㄧ,即在配合國家長期發展情勢,積極培植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管理與政策的人力需求。就配合國家長期發展所需之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與政策的人力需求而言,永續發展的理念是近年來我國重大經濟建設所努力落實的目標。無論是政府部門開發案之環境影響評估,抑或私部門倡導綠色生產與環保標章的推行,均可見永續發展理念持續不斷推行。行政院為因應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及提升國家競爭力,於民國97年公布國家「永續能源政策綱領」,101年6月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106年2月核定「國家因應氣候變遷行動綱領」,109年2月核定之新版「國家環境保護計畫」,111年3月頒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法律的制定方面,104年7月總統公布施行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行政院會更於111年4月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相關法律與政策綱領都揭示國家長期溫室氣體管理目標或氣候變遷因應政策,將以低碳甚至淨零排放為主軸。爰此,因應氣候變遷與能源永續發展轉型之際,經濟社會各領域將衍生龐大的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人才需求。

 因應此一新興型態人力需求之際,本所致力於培育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領域之高階人才,強化社會科學與工程科技之跨領域人才培育,以橋接經濟社會科學與環境工程技術之間隔,提升自然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政策、甚或氣候變遷因應的研究教學量能,促成國家的綠色經濟與零碳發展,並進而躋身於先進國家之列。

此外,為因應知識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及提升國家競爭力,行政院於93年11月核定,經經濟建設委員會所公佈之『服務業發展綱領及行動方案』,依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階段,將服務業劃分為三類:第一類是隨著平均所得增加而發展的行業,例如醫療保健照顧業、觀光運動休閒業、物業管理服務、環保業等;第二類是可以支持生產活動而使其他產業順利經營和發展的服務業,例如金融、研發、設計、資訊、通訊、流通業等。第三類是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力或可吸引外國人來購買的服務業,例如人才培訓、文化創意、工程顧問業等。對照此一規劃內容,及所定義的各類服務業的產業範疇,本所所專注培育之專業人力,乃集中於研發服務業、環境與能、資源管理服務業及工程顧問服務業。

本所專業人力培育符合國家『服務業發展綱領』所定義之各項服務業之產業範圍

服務業 產業範圍 本所人力培育隸屬項目
研發服務業 研發服務業係指以自然、工程、社會及人文科學等專門性知識或技能,提供研究發展服務之產業。
產業範圍包括:
1. 提供研發策略之規劃服務:業務內容包括市場分析研究、技術預測、風險評估、技術發展規劃、智慧財產檢索、智慧財產趨勢分析、智慧財產佈局與研發成果產出之策略規劃等。
2. 提供專門技術之服務:業務內容包括產業別或領域別技術及軟硬體技術服務、實驗模擬檢測服務及量產服務等。
3. 提供研發成果運用之規劃服務:研發成果投資評估、創新創業育成、研發成果組合與行銷、研發成果評價、研發成果移轉與授權、研發成果保護與侵權鑑定、研發成果獲利模式規劃等。

能源技術研發行政類

環境科技研發

學術機構研究發展類

其他科技研發類
  (含電子、精密機械及生物科技)

環保服務業 環境保護服務業包括空氣污染防制類、水污染防治類、廢棄物防治類、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類、噪音及振動防制類、環境檢測、監視及評估類、環保研究及發展類、環境教育、訓練及資訊類及病媒防治類等九大類。

廢棄物管理資源回收

環境檢測服務

環境稽查綜合服務

生態保育服務

工程顧問服務業 工程顧問服務業係以從事各類工程及建築之測量、鑽探、勘測、規劃、設計、監造、驗收及相關問題之諮詢與顧問等技術服務為專業者之行業,目前分為建築師、專業技師、顧問機構三種不同業別。

工程顧問機構
  —環境景觀設計、規劃與管理

工程諮詢服務機構
  —環境諮詢與顧問